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公告,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于当天凌晨3时18分去世,享年91岁。
一个小岛国的前总理,其身体状况为何牵引着世界的目光,让全球舆论聚焦?这是因为李光耀治下的“新加坡模式”看上去就像一个实现了的“梦想”———花园一般的环境质量,高福利的社会保障,清正廉洁的官场,高素质的国民,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……
“法治”是新加坡模式的核心,也是李光耀及其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治国之本。新加坡以法律严格闻名,提到新加坡的法律,很多人会想到“鞭刑”“随地吐痰遭巨额罚款”等,但新加坡的法治绝不仅仅如此。
对于新加坡来说,法治理念是舶来品,但李光耀并没有对西方法治全盘照搬。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我们以英国制定的宪法为依据,但我们必须修改某些方面来符合我们的国情。”
严格的法律保证了新加坡社会的秩序,也形成了独特的“新加坡模式”。新加坡经济发展很成功,是世界上的富裕国家之一,这与新加坡社会的高度秩序化有很大关系。新加坡的政府非常强势,但严格的法律法规把政府的权力关进了笼子。
在新加坡,本国公民一旦犯罪,很难有徇私的空间,不管是职位显赫的高官,还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,都要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。
比如,新加坡对腐败官员采取有罪推定,即如果一个官员被发现生活阔气,消费明显超过收入,或拥有与收入不相称的财产,法院就可以此作为受贿的证据。
按照李光耀的理念,法律具体而严密才能防止寻租和钻空子,所以从“随地吐痰”到“不遵守交通规则”,新加坡的法律法规都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,都有相应的罚则。法律规定的详细、具体,才能将人钻空子、营私舞弊和寻租的空间缩减到最小。执法的铁面无私,才能让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树立起来。
据不完全统计,新加坡建国至今共制定法律400多种,宪法、国会法令与附属法规、司法判例、法律惯例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。法律制定范围非常广泛,从政府权力、司法责任到民族宗教,从商业往来、交通规则到旅店管理,一直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,几乎无所不包。新加坡已是一个法律关系渗透到国家、社会、家庭各个细节层面的法治国家。
正是大大小小的法律法规,将官员的权力与责任,以及国民的行为规范都圈在其中,让“红灯停、绿灯行”的守法观念在各个领域都深入人心,让法治的“红绿灯”成为所有新加坡人行为的指引。有了这样的规则意识,新加坡才能成为一个环境优良、经济发达、政府清廉的发达国家。
李光耀离世了,但是他在新加坡这样一个亚洲国家所创立的法治观念,不但会继续影响新加坡,也为其他在法治道路上行进的国家提供参考。